我叫王鑫,是北京佑安醫(yī)院外科ICU的醫(yī)生,今天借助佑安微信平臺講述我和我的戰(zhàn)友的故事。故事還得從2月13日下午接到醫(yī)務處胡中杰主任的電話說起,當時,他讓我2月14日上一線,去佑安醫(yī)院C樓8層的新冠ICU病房上班,還特意囑咐我抓緊熟悉新冠病房的工作流程與建設。
去前線工作就行了,為什么還要熟悉病房的流程與建設呢?接到任務雖然有些疑問,但也沒敢多問只是牢記在心,趕緊到商務會館辦理入住,然后回家收拾東西,跟老媽匯報一聲,抱了抱1歲的兒子,跟我的媳婦和女兒、也是我的大小情人在情人節(jié)前夜告別了(此處略顯悲壯)。
按照胡中杰主任的提前布置的任務,在新冠ICU工作3天后我逐漸摸清了隔離病房ICU的特點,果然有新的工作,胡中杰主任讓我在C樓六層建立一個隔離病房并具備ICU功能,為收治那些疑似新冠的危重患者(C8是收治確診新冠的危重患者),將普通病房改為一個具有危重患者收治能力的ICU,并擔任負責人,我心里還是很忐忑的,后來證實我多慮了。
一、ICU需要專業(yè)的醫(yī)護團隊
胡主任把手下的得力干將,內(nèi)科ICU美麗與能力兼?zhèn)涞?a target="_blank"href="/Html/Doctors/Main/Index_673.html" class="keyword_Default Keyword_Type_2">姚勤偉副主任醫(yī)師作為我科的責任主治,護理部任珍主任和張莉莉主任將普外科最有經(jīng)驗的李春艷護士長調(diào)來當護士長,并任命周麗副主任護師作為助手,又讓我和李春艷護士長點名要護士,建立了以普通外科及外科ICU為班底的護理團隊,看著熟悉的同志們,我心里頓時有底了!但一下抽調(diào)了這么多普外科的人,我不安地向栗光明主任匯報,栗主任說“還需要誰,告訴我名字就行?!保▽懙酱颂幬已劢怯行駶櫍?。
更溫暖的是,我到C6去和馬洪波主任、康瑋瑋主治、劉靜護士長交接工作,她們不僅把工作流程詳細交接、院感防控、穿脫隔離衣更是親自示范,而且在C6生活上也無微不至的安排好了,我和姚勤偉都有了自己整潔明亮的辦公室,真是扶上馬再送一程!
于是,我在姚勤偉醫(yī)生和李春艷護士長的幫助下,開始緊鑼密鼓的著手組建一個具有收治危重發(fā)熱待查或新冠疑似患者能力的ICU。
二、ICU需要器官支持設備
進入角色,我迅速聯(lián)系墻壁治療帶廠家和我院設備科楊寶豐老師檢修了病房的氧源、空氣源、負壓吸引源,保證了呼吸機的工作條件;聯(lián)系采購中心錢玉松主任拿到這次應急采購ICU設備的到貨時間表,在李宏鵬、李云倩老師的幫助下,將4臺有創(chuàng)呼吸機、2臺無創(chuàng)呼吸機、1臺高流量氧療、3臺高端監(jiān)護儀,各種微量泵及輸液泵經(jīng)廠家調(diào)試后投入C6病房使用,并從老東家外科ICU借了1臺血濾機;這里必須感謝采購中心錢玉松主任、李宏鵬、李云倩老師,當我提出需求,他們就加班加點地協(xié)調(diào)機器、聯(lián)系廠家調(diào)試,在我提出要求的第二天就把所有儀器設備交付使用,甚至還幫忙把儀器推到了隔離病房門口,疫情之下非一線人員來隔離病區(qū),是何等敬業(yè)啊!
三、ICU需要專業(yè)培訓
光有人員和儀器還不夠,畢竟科室的大部分醫(yī)護人員都非ICU專業(yè)出身,對于ICU的呼吸機、血濾機等專業(yè)設備沒有接觸過,機器一到位,我們馬上組織人員培訓:由我來培訓呼吸機的基本操作,由姚勤偉醫(yī)生來培訓危重患者的治療要點,由李春艷護士長、周麗副主任護士和外科ICU的曹家旺、劉晴來培訓危重患者的護理,大家加班加點放棄休息抓緊學習,初步掌握了ICU的基本工作流程。
四、ICU需要工作熱情
光有機器和技術沒法干活,收治病人還得靠一個積極向上的醫(yī)護團隊,我很幸運、佑安人很棒、關鍵時刻頂?shù)米。?/p>
李春艷護士長擔任外科多年的護士長,為人正直、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極強,在科室建設上給了我好多指導;姚勤偉副主任醫(yī)師臨床能力超強,極其負責,事事沖在我的前面,只要有她在我就非常踏實;王征、魯俊峰、孫青海都是高年資醫(yī)生,單兵作戰(zhàn)能力極強(隔離病房因條件所限,不能所有醫(yī)生同時全進去),有他們在病房里,我們在外面接應一下所有醫(yī)療問題就能順利搞定!宋靜靜、吳永樂、還有剛接班的劉釗、王揚、張龍玉醫(yī)生雖然是年輕醫(yī)生,但積極肯干,在實踐中迅速成長,已經(jīng)初步勝任了危重癥的搶救工作;更要感謝的是全體護理人員,無論是我的老戰(zhàn)友張曉旭、曹家旺、劉晴、王兆金,沒有他們護理不了的危重癥;還是我熟悉的周麗、牛晶晶、董海亭、賈麗娜、賈茹等外科護士以及我不認識的各科護士,尤其是病房很多患者都是高齡合并腦血管后遺癥、生活無法自理,疫情時期又無法家屬陪護,吃喝拉撒都需要護士親自完成,很多護士還未曾給自己父母端屎擦尿,卻悉心護理著素昧平生的老人,其實最難的是給老人喂飯,喂快了怕老人嗆了,喂慢了老人著急,剛進病房第一天的王雪護士,光給一個老人喂飯就用了一個小時,腿都站麻了,可是只有這樣患者才能救活、才能康復!寫到此處我又流淚了!
在短短的3天內(nèi)C6病房已初步形成了一個可以收治14個危重患者包括4-5個需要呼吸機支持患者的ICU病房。
病毒,We are waiting for you!
患者,你若安好便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