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存藥越多越好
很多人喜歡買特價藥,導致家中儲備的藥品越來越多。重復購藥,不但增加了經濟負擔,并會導致藥積壓過期。家庭備藥越多,因變質失效而承擔的經濟損失和安全風險會越大。
建議:根據(jù)家庭成員情況儲備一些應急和治療常見病的藥物,如兒童可儲備一點退熱藥和止咳藥、健胃消食藥;有冠心病、心絞痛老人要準備硝酸甘油等急救藥??诜苿?、噴霧劑及外用藥品是家庭藥箱的首選劑型。
2、過期藥可以吃嗎?
有人認為,藥品過期只是藥效降低,多吃幾粒就可以了。多數(shù)藥物生產出來后,藥效就會慢慢降低,如阿莫西林、諾氟沙星等抗菌類藥品,藥效減低的速度比較快,如果超過有效期,服用后不但沒療效,還有可能耽誤病情,甚至會引起藥物不良反應。
有些藥品過期不單是藥效降低,還可能成為致命的“毒藥”,如維生素C與空氣接觸易被氧化,而氧化后的維生素C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因此過期藥即使外觀、氣味看不出變化,也不能繼續(xù)吃。
建議:經常檢查藥品有效期,避免使用過期藥,如果開包裝未吃完,要保存原包裝及藥品說明書,以便查閱有效期;藥品的有效期不是絕對的,是有條件限制的,即藥品的標簽及說明書中所標注的貯存條件。如不能滿足條件,則該期限相應縮短。
一旦藥品從原包裝內分出,如拆開了盒子、打開了瓶蓋等開始使用時,這類藥品就應及時使用。一般眼藥水的保質期是1年或2年,開封后,使用期限最好不要超過一個月;硝酸甘油一旦開啟密封,3個月后就不能保證療效了。
3、過期藥品該如何處理
“扔掉過期藥品”是大多數(shù)人的選擇,但是怎么扔呢?過期藥品早已明確被歸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大多數(shù)藥品過期后就會揮發(fā),造成周圍環(huán)境的污染。
建議:片劑、丸劑、膠囊劑型的過期藥品,應先用紙包好,再投入密閉的紙筒內丟棄;外用藥水、口服液等液體制劑,應在彼此不混雜的情況下,分別倒入下水道沖走;軟膏制劑應將藥膏從容器中擠出,收集在信封內,封好后丟棄;而噴霧劑類藥品應在戶外空氣流通較好的地方,在避免接觸明火的條件下,徹底排空;粉針劑、注射液類藥品切勿擅自開啟,應連同其完整外包裝一起,投入密閉的紙筒內丟棄。
4、多種藥可以混在一起吃嗎?
很多人有將多種藥物混著吃的經歷,認為每種藥治療的側重點不同,同時用藥效果會更好。這些錯誤的用藥行為非常危險,因藥品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可能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嚴重的甚至可能致命,因此擅自混用藥就像在調制‘毒藥’。
5、藥越貴越好,劑量越大病好得越快
有患者為讓病好得快點,自行加大藥量。藥品的使用劑量是根據(jù)藥物在人體中的代謝嚴格規(guī)定的,加大劑量并不能增大治療效果,卻能讓藥物的副作用加大,有的會引發(fā)新的疾病甚至導致死亡。最昂貴的藥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有安全、合理地用藥才是最經濟的。
藥師提醒:能吃藥的別打針,能打針的別輸液,能用小劑量的莫用大劑量。
6、何時可以停藥?
有人在用藥幾天后發(fā)現(xiàn)效果不明顯,就立刻停藥、換藥。用藥是講究療程的,藥物只有在正常使用到一定時間后才能起到治療效果,盲目換藥無疑是將自己的身體當成了各種藥物的“試驗田”,有害無益。
7、怎樣區(qū)別保健食品和藥品?
最簡單的辦法是在藥品包裝盒上找“批準文號”(藥品的身份證),藥品的批準文號開頭為“國藥準字”,保健品的批準文號開頭為“國食健字”或“X衛(wèi)食健字(其中的X代表某個地區(qū)簡稱)”。
8、藥品為什么要分為處方藥和非處方藥?
為保證患者的用藥安全,根據(jù)藥品的用途、安全性、劑型、規(guī)格、給藥途徑的不同,藥品分為處方藥和非處方藥。
處方藥:必須由醫(yī)生開處方,必須憑醫(yī)生處方購買的藥品。說明書上寫著:請憑醫(yī)生處方購買和使用。
非處方藥:不需要憑醫(yī)生處方就可以在藥店購買和使用的藥品。包裝上印有專有標識(OTC),說明書上會有“請仔細閱讀藥品的說明書使用或在執(zhí)業(y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的忠告語。
非處方藥根據(jù)安全性的不同,劃分為甲類非處方藥和乙類非處方藥。甲類非處方藥須在藥店由執(zhí)業(y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而乙類非處方藥,除可在藥店出售外,還可在獲得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批準的超市、賓館、百貨商店等地點銷售。
9、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藥箱?
原則:保證急用藥的供應,盡量減少安全隱患及浪費,達到安全、有效、經濟。
措施:建立藥品登記表,對藥品進行分類;
擺放合理整齊,避免使用時造成慌亂;
盡量選擇非處方藥物,一些處方藥物,注射劑最好不在家中保存;
儲備量要少,最好隨用隨買,根據(jù)季節(jié)變化更新;
存放藥品最好用原包裝,保留說明書;
注意保存條件;定期檢查藥品質量、有效期,定期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