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會有拿棉簽挖耳朵的習(xí)慣,殊不知小小的動作可能會招致很大的麻煩:不小心將挖耳朵的棉簽落在耳朵里取不出來了?;蛘呤切『⒆映鲇诤闷鎸⒍诡?、小珠粒、火柴棒頭等各種小物塞入外耳道,形成外耳道異物。其他外耳道異物的原因還包括耳病治療時誤留棉花、小紗條于外耳道、夏季昆蟲可爬入或飛入外耳道內(nèi)形成異物。那么遇到以上情況怎么辦呢?
首先,應(yīng)改掉不正確的挖耳習(xí)慣。外耳道耵聹,也就是俗稱的“耳屎”,實際上是外耳道皮膚的一種叫做“耵聹腺”的腺體分泌的,附在皮膚表面能夠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耵聹還可以隨著說話、吞咽等動作慢慢排出耳道。少數(shù)人的耵聹呈油性,吸附了空氣中的灰塵之后形成硬性的塊狀顆粒堵塞外耳道,需要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yī)生處理才能取出。過分清理耳道可能會使皮膚變得菲薄、敏感。這就是為什么有些人體檢耳道很干凈,卻總覺得耳朵癢,需要挖耳朵的原因。
其次,確實有外耳道異物,不能盲目自行處理,應(yīng)前往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yī)生處就診。成人的外耳道異物,對活的昆蟲類異物,可先用甘油、食用油、酒精等滴入耳道淹沒外耳道口,使昆蟲淹斃或麻醉后再設(shè)法取出。對飛蟲還可試行在暗室中用亮光貼近耳部將其誘出的方法處理。對圓形的異物切不可盲目用鑷子取,以防異物被推向更深處而損傷鼓膜?;瘜W(xué)性的異物,若為堿性(如生石灰等)切不可用水沖洗,以免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而損傷耳道內(nèi)的皮膚及鼓膜,此時可用干棉簽將其拭出。
兒童的外耳道異物,除按照上述成人外耳道異物的處理方法外,如遇已泡脹的異物,先用95%酒精滴入,使其脫水縮小后再行取出。易碎的異物則可分次取出。對不合作的患兒,可在全身麻醉下取出異物。異物過大或嵌入較深,難以從外耳道取出時,可作耳內(nèi)或耳后切口,取出異物。如外耳道有繼發(fā)感染,應(yīng)先進行抗炎治療,待炎癥消退后再取異物。異物取出過程中,如因損傷外耳道而出血,可用碘仿紗條壓迫止血,涂以抗生素軟膏,預(yù)防感染,次日再取出異物。
上一篇: 眩暈當(dāng)心耳石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