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5日全國第一期“全國艾滋病護理培訓班”在北京佑安醫(yī)院感染中心開班了,很榮幸我能成為其中的一名學員。我和來自全國各地的22名護士姐妹通過45天的艾滋病護理培訓,不僅掌握了艾滋病的相關理論知識、臨床護理技能、護患溝通技巧、相關法律法規(guī),更讓我學習到了先進的護理理念與規(guī)范化的工作模式,為這里的老師們愛崗敬業(yè)的精神所感動,深深感受到了佑安文化的魅力!
這里的培訓安排完全出乎我們的預料,佑安醫(yī)院的護理專家們?yōu)槲覀兙脑O計了符合這次學員人數和培訓時間的教學模式。我們首先接受了一周的課堂教學,感染中心吳昊、張彤、郭彩萍、孫麗君等主任;護理部任珍主任、李慧聰主任護師;疾控中心盧紅艷主任、首都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的岳鵬教授等專家將艾滋病的相關知識、流行趨勢、護理人文關懷、質量與安全等問題由淺至深給予耐心講解,填補了我們理論方面的欠缺。接下來的時間老師把我們22名學員分為4個小組,利用上午的時間分別在感染一科病房、感染二科病房、感染中心門診、愛心家園.恬園工作室進行實地教學、體驗,并每周進行小組輪轉;下午由感染中心的各位護士長及業(yè)務骨干組織我們以講課、互動、護理查房等形式一起分享艾滋病護理工作中的經驗和有待我們共同解決的問題。最后一周的時間,大家?guī)е斋@和需求進一步進行了討論和總結。
給我感受深刻的是這里的理論教學從淺到深,不是死板的一味灌輸,而是按需給予。每次課程結束時,王曉蘭護士長都會詢問學員們的感受,有一次同學們提出想學習陽性告知的技巧,但是陽性告知是一件涉及到患者隱私的事情,直接讓學員旁聽并不合適。如果只是在課堂上講,學員又感覺溝通的分寸難于掌控。于是王曉蘭護士長和邵英護士長經過精心的準備為學員采取了模擬教學的形式,一人扮演病人,一人扮演護士進行演練,由護士長指出溝通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的方式。使大家對陽性告知在短時間內有了很深刻的認識,老師們真正做到了按需教學。每周五還會組織大家討論學習體會,把來自不同地區(qū)學員的經驗共同分享,使大家共同更快的進步。在我們學習期間愛心家園的老師們還組織了感染者的關懷活動,王護士長和福護士長親自開車帶我們去學習、體會,對我們在對待艾滋病患者的認識和態(tài)度方面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對我影響最深的是這里三位一體的護理模式,顛覆了我以前對護理的認識,由此我認為來到佑安醫(yī)院治療的艾滋患者都是幸運的。他們從邁進佑安醫(yī)院的第一步就有愛心家園的志愿者全程陪同,同時還為患者提供關懷服務、轉介服務;門診的陽性告知、個案管理,使患者真正享受到一站式服務;需要住院的患者同樣享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在感染科的病房住院手續(xù)辦好后,責任護士就會全程提供個體化的護理服務,疾病的觀察很細致,服務很貼心。如果責任護士不能解決患者及家屬的心理問題,那就由護士長進一步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如果還不能解決,就會由愛心家園的志愿者介入,與醫(yī)務人員共同為患者分析、解決問題?;颊叱鲈汉筮€會得到由愛心家園的志愿者和護士共同承擔的延續(xù)性護理服務。如此人性化的工作模式不僅使患者的滿意度得到提升,失訪率下降,而且擴展了護理工作的內涵,增強了護理的科研能力與影響。
護士長們對學員生活也非常關心,學習期間有位學員腳扭傷后導致骨折,下著雨王護士長親自陪伴她去宣武醫(yī)院進行診治;福護士長耐心給她做工作,緩解她的心理焦慮;張彤主任聯(lián)系各部門解決了學員后續(xù)的各種問題。
北京迎來了美麗的金秋,我們22名學員在佑安醫(yī)院的培訓和生活也將告一段落。我們帶著滿滿的收獲,回歸各自的工作崗位,將自己學到的知識和理念傳遞給身邊的同事、朋友。期待著一年、兩年后,當我們在工作中有了更多的感悟和需求的時候,能夠回到佑安的懷抱,在這個土壤肥沃的培育基地里獲取更多的營養(yǎng)。
每天清晨太陽升起,陽光灑落在佑安醫(yī)院潔白的大樓上,抬眼看到古香古色的牌樓,腳下踩著富有佑安特色的美麗井蓋,一群群錦鯉在池塘快樂游動,仙鶴展翅欲飛。在這濃濃的佑安文化氛圍中讓我們真正感受到護理服務的真諦,感謝佑安,感謝各位護士長,感謝各位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