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消毒劑幾乎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消毒劑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安全,但使用不當也可能帶來危害與風險。
1.清潔與消毒的概念
清潔:去除物體表面有機物、無機物和可見污染物的過程。
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需要對我們居住的環(huán)境和使用的物品進行清潔。
消毒:清除或殺滅傳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的處理。
日常生活中,無明確存在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一般不使用消毒劑對環(huán)境、物品進行消毒。
2.環(huán)境與物體表面清潔與消毒
室內(nèi)桌子、椅子、凳子、床頭柜等物品表面無明顯污染時,多采用濕式清潔。當有明顯污染時,先用吸濕材料去除可見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潔和消毒。
物體表面消毒,應考慮表面性質,光滑表面宜選擇合適的消毒劑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噴霧消毒法。
3.空氣消毒
天氣好的時候首選開窗通風30-60分鐘/次,2次/日(清晨、傍晚)。
霧霾天時需要關閉窗戶,使用空氣凈化器進行室內(nèi)空氣的凈化。
4.地面的清潔與消毒
地面無明顯污染時,采用濕式清潔。當?shù)孛媸艿?/span>明顯污染時,先用吸濕材料去除可見的污染物,再清潔和消毒。
一般家庭應盡量少用消毒劑,多靠通風、勤洗手、清潔擦拭、清洗來減少病菌侵入。生活中有很多有效的消毒方法,比如紫外線是最好的消毒劑,曬被子、衣服2-4小時等即可消毒;餐具煮沸10-15分鐘也能達到消毒效果。
5.什么情況下需要使用消毒劑 ?
乘坐擁擠的公交車、地鐵,特別是剛從醫(yī)院回來,可以將外穿衣服用衣物消毒劑清洗或在陽光下晾曬4-6小時。另外,經(jīng)常拿到戶外使用的物品,如:孩子的玩具、野營用具等,也可使用消毒劑擦拭。洗衣機每3個月應用專業(yè)消毒劑清潔一次。
不同類型的消毒劑用法也不一樣。84消毒液刺激性強,使用時應帶口罩。最好不要噴灑在有人的室內(nèi);因此不適合清洗衣物。84消毒液接觸10分鐘基本可達到消毒目的。滴露比較溫和,可加水配成1%-5%的溶液浸泡衣服、被單30-60分鐘,再用水清洗;也可用抹布蘸著1%-3%的溶液,擦拭室內(nèi)家具、地板。
一些消毒劑對金屬物品有腐蝕性,對棉織物有漂白、對橡膠制品有損壞等效果。使用時應盡量避免消毒劑直接作用于這些物品上。使用經(jīng)稀釋的消毒液時要現(xiàn)用現(xiàn)配。
因此,洗衣服時如果使用了消毒劑,一定要用清水多漂洗兩遍;若使用消毒液洗碗,要用流水反復沖洗,以免將殘留的消毒劑成分吃進體內(nèi)。使用消毒劑進行空氣消毒時,人員撤離現(xiàn)場、關閉門窗30分鐘。消毒結束后開窗通風,使消毒劑盡快擴散至對人無影響(無異常氣味)時,人員才可進入。
消毒劑對人的皮膚、黏膜、眼睛、呼吸道有刺激性,甚至為一定的毒性。因此,配制和使用時應注意個人防護,應戴防護口罩 、防護眼鏡及手套。如不慎有皮膚或粘膜的接觸,應立即用大量清水進行沖洗,嚴重時應及時到附近醫(yī)院就醫(yī)。
保持清潔,慎用消毒劑,減少傷害,保持健康!
上一篇: 帶狀皰疹早診斷早治療最重要
下一篇: 麻疹患兒家庭護理七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