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源性傳播肝炎主要是指病人在接受醫(yī)院檢查、治療等過程中引起的肝炎傳播。其傳播途徑大致有以下幾種:1使用全血或血制品;2針灸針刺;3內(nèi)鏡檢查;4采血器具;5一次性注射、輸液用具處理不當;6預防接種;7血液透析;8牙科器械。
對被肝炎病毒污染過的物品的消毒應按類區(qū)別對待:
(1)對房屋門、窗、地、家具、玩具、運送工具的消毒選用2‰過氧乙酸等進行噴霧消毒。
(2)對患者嘔吐物、排泄物的消毒選用10%~20%漂白粉乳劑(排泄物與消毒物比例為1:2)共同攪拌混勻放置2小時。
(3)對廁所、垃圾、便具的消毒選用2%次氯酸鈉溶液噴霧,對便具用上述藥液浸泡1小時。
(4)對食具、護理用具的消毒選用2%次氯酸鈉等浸泡1小時,再煮沸10~20分鐘。
(5)對殘余食物的消毒宜煮沸10~20分鐘后廢棄。
(6)對醫(yī)護人員、家庭成員(接觸過肝炎病人)的手宜用2‰過氧乙酸溶液浸泡2分鐘,再用肥皂和自來水沖洗。
(7)對被污染的衣服、被褥、書籍、化驗單、病歷、人民幣、不耐熱的醫(yī)療器械等的消毒宜在密閉的器具內(nèi)用環(huán)氧乙烷或福爾馬林熏蒸,密閉12~24小時。
上一篇: 肝炎患者的家中應如何消毒
下一篇: 日常生活中應如何預防病毒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