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
李桓英,女,中共黨員,1921年8月生。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yī)院、北京熱帶醫(yī)學研究所研究員,世界著名麻風病防治專家,畢業(yè)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世界衛(wèi)生組織首批官員,1958年毅然回國參與新中國建設。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醫(yī)德楷模等獎項和榮譽,2016年榮獲首屆“中國麻風防治終身成就獎”,2016年12月在北京友誼醫(yī)院宣誓入黨,2019年被授予“最美奮斗者”榮譽稱號,2021年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2021年被全國婦聯(lián)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2000年獲評“全國先進工作者”。
“一個人,一輩子,一份事業(yè),一個追求。”
一杯咖啡和一個蘋果
“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100歲了,回顧自己的人生,苦甜參半,問心無愧,無怨無悔?!?/p>
我的早餐很簡單,通常是一杯咖啡、一個蘋果。我曾經(jīng)一個人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學習和工作了4年,那里住宿條件簡單,沒有像樣的廚房,當時只有蘋果和咖啡,但有苦亦有甜。
1921年我出生于北京,民國時期祖父李慶芳就登上了中華名人錄,抗戰(zhàn)時期面對日寇誘降,祖父大義凜然獻身國難,是一位仁人志士。祖父一生做過很多善事義舉,籌建了大小21所學校,其中包括兩所孤兒學校和北京懷幼女子學校。作為家中的長孫女,祖父的家教傳統(tǒng)和浩然正氣對我影響至深。
李桓英與父母
8歲時,我跟隨父母到德國柏林生活。我向往自由,喜歡探索未知領域。在德國生活期間,我親眼看到了西方醫(yī)學的迅猛發(fā)展,對醫(yī)學領域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1945年,我在上海同濟大學醫(yī)學院畢業(yè)。1946年我前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攻讀細菌學和公共衛(wèi)生學碩士學位,畢業(yè)后留校任微生物學系助理研究員。1950年我成為世界衛(wèi)生組織首批官員,先后被派往亞洲、美洲等地的許多國家,從事防治性病、雅司等疾病在貧窮落后地區(qū)的蔓延工作,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我的工作做出很高的評價。
在世界衛(wèi)生組織
工作時的李桓英(左一)
那時候大家都非常羨慕我,認為我學歷高、工作好,可是讓我獲得幸福感的不是這些標簽和結果,而是通過自己的工作真正守護人們的健康。我在世衛(wèi)組織一干就是7年,任期將滿時,世衛(wèi)組織想和我續(xù)簽5年的工作合同,我卻猶豫了。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祖國經(jīng)歷多年戰(zhàn)爭后百廢待舉,急缺人才。我想,作為中國人,我一定要盡快回到祖國的懷抱,把我最好的年華奉獻給祖國。我毅然決然地拒絕了世衛(wèi)組織的續(xù)約,瞞著父母,只身一人繞道倫敦,幾經(jīng)周折,終于在1958年從莫斯科回到祖國。
李桓英
當時我們?nèi)乙呀?jīng)移居美國,父母兄弟都希望我留在美國和家人在一起。得知我回國的消息后,父母專程來到香港勸我返回美國,但我堅持在祖國貢獻自己的價值。沒有想到那竟然是我與父母最后一次的見面,再次和他們“相見”是16年以后,我回到美國為他們掃墓。
治好不治之癥
“麻風病這個古老的疾病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侵犯皮膚和周圍神經(jīng),歷來是備受歧視的、致殘的不治之癥,但我立志要和它斗爭到底?!?/p>
1970年,我在中國醫(y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工作,第一次在江蘇省的一個麻風村見到了麻風病患者,1978年改革開放后,國家安排我到北京友誼醫(yī)院、北京熱帶醫(yī)學研究所就職,從此,已經(jīng)57歲的我和麻風病防治研究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這項工作于我而言是嶄新的研究領域,但麻風病卻是人類所面臨的古老疾病,被認為是“不治之癥”,患了麻風病的人,臉部毀容,手腳畸形,當時最“人道”的處理辦法是把他們趕到一個偏僻的地方,任其自生自滅。對于麻風病,人們往往談之色變,對于麻風患者遭受的疾苦和歧視,我感同身受。
20世紀40年代雖然有氨苯砜問世,但麻風病的治療在世界上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1979年,我到云南省的麻風村做實地考察,見到幾個深受麻風病折磨的年輕姑娘。她們本應該擁有青春的年華和幸福的生活,但卻每天遭受著痛苦,眼神里透露著絕望,她們的家庭也因此陷入困苦。當時的麻風病防治工作還只注重實驗室研究,研究成果往往不適用于實際。我深知只有深入到患者身邊、進行非隔離治療現(xiàn)場研究,才有可能解除患者疾苦、消除社會歧視。
80年代初,在西雙版納勐臘縣境內(nèi)的麻風寨,麻風病防治研究工作開始了。皮防站的兩位同志在全縣范圍內(nèi)進行了三個月的艱苦考察,探訪到的都是禿手禿腳甚至老鼠咬了手腳都察覺不到、生產(chǎn)生活不能自理的晚期患者。我們的工作人員內(nèi)心受到極大震撼,決心要治好這里的患者。隨后,我把中國麻風病情況的詳細報告遞交給世衛(wèi)組織,不僅收到了世衛(wèi)組織援助的聯(lián)合化療藥品、車輛等物資,麻風短程聯(lián)合化療項目也得以實施。
1983年,短程聯(lián)合化療現(xiàn)場實驗正式施行,取得滿意療效。在此后十余年的短程聯(lián)合化療推廣中,我?guī)е暾垇淼拿赓M藥品奔波在云、貴、川等貧困邊遠地區(qū),7個地州59個縣鎮(zhèn)的幾乎每一個村寨都留下了我的足跡。由于山高路險、道路崎嶇,在深入麻風病區(qū)的途中,我曾經(jīng)4次遇險、2次翻車。情況最危急的一次發(fā)生在1989年,我們驅車前往四川西昌,汽車在翻越雪山時突然打滑,翻滾著掉進了十幾米深的山溝里,我兩側鎖骨和3根肋骨骨折,頭部外傷縫合7針。那時我已經(jīng)年近70歲,身邊的人非常擔心,但我開玩笑和他們說,按照我坐車的概率,也應該翻一次了,可是我覺得,麻風病沒治好,老天爺是不會讓我走的。
滑索道進麻風寨的李桓英
除了道路交通的不便,患者的不信任也是我們遇到的阻力。記得在云南省勐臘縣的麻風寨工作的時候,不僅村民們認為麻風病不能治愈,連村長刀建新也對我們能否治愈麻風病表現(xiàn)出極度的不信任。刀建新是勐臘縣原縣委副書記,在1950年的時候被發(fā)現(xiàn)患上了麻風病,他因此失去工作,妻子和孩子也離他而去。但在我們挨家挨戶為患者檢查潰瘍、耐心講解治療工作之后,村民們的態(tài)度由最開始的強烈排斥逐漸轉變?yōu)槔斫饨邮?,尤其是刀建新?/p>
開展工作的時候,我從來不怕臟,手把手教給麻風患者防止皮膚破損潰爛的自我防護方法。教他們穿鞋,把手伸進患者脫下來的臟鞋里摸摸有沒有沙子,再給他們穿上;患者家的水我仰頭就喝,飯捧起就吃;患者試探著同我握手,我就拉著長時間不松;遇見患者,我總是拍拍他們的肩膀。麻風病患者說:“麻風病把我們從人變成了鬼,是李教授把我們從鬼變回了人?!蔽揖褪且麄冇H密地待在一起,讓患者們知道我們不怕他們、不怕這個病,給他們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和安全感??倳腥藛栁遥悴慌碌蒙线@個病嗎,我心里其實倒巴不得自己被傳染上,那樣就可以讓你們親眼看到我現(xiàn)在能治好它!
就是在這種工作方式的感染下,刀建新不僅接受了我們,還主動協(xié)助做村民們的思想工作,勸說大家服藥接受治療。但服藥過程中又遇到了新的問題,新藥剛吃上二十幾天,有些患者的臉部就從發(fā)紅變?yōu)榘l(fā)紫,由于藥物副作用引發(fā)的恐慌,有些患者開始拒絕服藥,甚至直接把藥扔進水里。面對大家的質疑,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再次挨家挨戶做患者的工作,告訴他們這是服藥后色素沉淀的正常反應,開導并鼓勵大家堅持服藥。三個月后,患者的色素沉淀明顯好轉,心理上的恐懼被徹底打消,身體狀況也慢慢得以好轉。兩年后,我們?yōu)榇迕襁M行復查,結果顯示服藥患者全部治愈且沒有復發(fā)情況。
階段性的成果總是令人欣喜,但麻防工作不能停下。我經(jīng)常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工作不能因為怕苦、怕臟就不做,這不做那不做,我們身為醫(yī)務人員的使命何在?”當時我國云、貴、川等地依然是麻風病流行的重災區(qū),在國家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大力支持下,這些地區(qū)相繼開始推廣實施短程聯(lián)合化療。30多年深入基層的過程中,7個地州59個縣的1萬多名病患被治愈,麻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F(xiàn)如今,全國麻風患者的數(shù)量從11萬人降至不足萬人,年復發(fā)率僅0.03%,遠低于國際組織小于1%的標準。
李桓英(中)在曼南醒村的村口
1990年的潑水節(jié),勐臘縣麻風寨摘掉了麻風寨的帽子,作為一個行政村,被正式劃入勐侖鎮(zhèn),我為它取名為“曼南醒”,意思為“新生的山寨”。刀建新組建了新家庭,兒媳婦是從三十里外的壩子上嫁過來的。村民們通過貸款種起了橡膠樹,生活漸漸富裕起來,重新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附近其它村寨的孩子也來一起讀書,原來受歧視的麻風寨孩子有了新伙伴。
我由衷地為他們感到欣喜,同時也為從事麻風防治工作的人們感到自豪,是大家用堅持和奮斗給予了麻風患者新的希望。愛國有道,行為有范,艷陽與陰雨,平坦與坎坷,都是對我們工作的最高獎賞。
一百歲 上班族 跟黨走
“現(xiàn)在的我雖已進入期頤之年,但不愿余下的日子在閑暇時光中浪費掉。在崗位上繼續(xù)奮斗、為老百姓辦實事是我應該做的,對于徹底戰(zhàn)勝麻風病,我做得還遠遠不夠。只要我不是醫(yī)院工作的累贅和包袱,我愿意繼續(xù)工作,為麻風患者服務,我的目標就是徹底戰(zhàn)勝麻風病?!?/p>
由于我國在麻風病防治工作領域做出的成就和貢獻,1998年第十五屆國際麻風會議決定在北京召開,我被推選擔任輪值執(zhí)行主席。這次會議具有紀念現(xiàn)代麻風防治100周年的特別意義。會上,作為中國著名麻防專家同時身兼世界衛(wèi)生組織第七屆麻風病專家委員會8位專家之一的我做了《在云南實施麻風病防治特別行動計劃》的報告。報告完畢后,與會的1000多名中外專家響起長時間的熱烈掌聲。我所領導開展的短程聯(lián)合化療和消滅麻風病的特別行動計劃,被譽為全球最佳。世界衛(wèi)生組織官員諾丁博士緊緊握著我的手說:“全世界麻風病防治現(xiàn)場工作,你是做得最好的。”
2005年,“北京市李桓英醫(yī)學基金會”成立,每年都選派一批優(yōu)秀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到國外訪問學習。目前,已經(jīng)選送200余人赴國外進修學習,為祖國培養(yǎng)了一大批醫(yī)學人才。
2016年9月,第19屆國際麻風大會在北京召開,我榮獲首屆“中國麻風防治終身成就獎”。
入黨當日的李桓英
同月,我懷著對黨的無限忠誠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申請書是這樣寫的:“在多年的社會生活和醫(yī)療工作中,我深刻領悟到中國共產(chǎn)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也正是在黨的培養(yǎng)、支持和幫助下,我為廣大麻風病患者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黨又給了我很多榮譽和鼓勵。我雖已進入耄耋之年,但愿意以黨員的身份為麻風事業(yè)奮斗終生!”
入黨和做研究一樣,都是追求真理,醫(yī)療工作者就是要尊重事實、尊重科學,服務人民也是黨員的基本職責。等到舉行葬禮的那一天,希望我的身上能蓋上中國共產(chǎn)黨的黨旗!
仍在工作崗位上的李桓英
在各級黨組織的關心支持下,同年12月份,我與友誼醫(yī)院年輕的醫(yī)務工作者一起莊嚴宣誓,正式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一員。
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現(xiàn)在的我仍然工作在研究麻風病的一線,同時為麻風病的研究儲備人才,希望后繼人才早日實現(xiàn)我徹底消滅麻風病的理想。我這一生,可以為消滅麻風病貢獻出自己全部的力量,不虛此行!
寄語
希望你們加油!中國雖然基本上消滅了麻風病,但還沒有徹底消滅,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麻風病的疫苗至今還是空白,自然疫源也不清楚,從基因水平揭示麻風病的發(fā)病機制還沒人涉及。希望你們早日將麻風病徹底消滅。
//平安康健//
掃碼關注
北京市醫(yī)院管理中心工會